青島男籃核心球員段昂君確認將于近期接受左手腕手術,結束長達八個月的"繃帶之戰"。據俱樂部醫療團隊披露,該球員去年9月遭遇舟狀骨骨折后,以保守治療完成整個賽季,場均帶傷出戰32.7分鐘創造職業生涯新高。Opta追蹤數據顯示,其帶傷期間仍保持42.3%的外線命中率,防守端每場完成2.1次關鍵搶斷,真實正負值位列聯盟小前鋒前三。
主教練劉維偉談及此事時,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戰術板邊緣:"段昂君從未在訓練中降低強度,每次纏繃帶都要確認不影響投籃手型。他賽前注射鎮痛劑時咬牙的神情,是我們更衣室的無聲動員令。"訓練師透露球員手腕腫脹最嚴重時,需用冰敷結合脈沖治療才能維持關節活動度。
當攝像機捕捉到段昂君在八強賽終場哨響后顫抖著解開繃帶的畫面,看臺上爆發出長達三分鐘的吶喊。資深籃球評論員蘇群在專欄中指出:"這種程度的運動損傷通常需要3-6個月恢復期,強行復出可能造成30%以上的功能性損傷。職業球員的生涯抉擇,往往在榮耀與風險間走鋼絲。"
筆者注意到,段昂君在最近集訓中仍堅持用左手完成80%的上籃練習。當被問及是否后悔帶傷作戰時,這位23歲前鋒撫摸著護腕淡淡回應:"看見記分牌亮起青島隊名字時,所有疼痛都會轉化成多拼一次防守的動力。"隨著手術日期臨近,一個殘酷的問題浮出水面:當熱血冷卻后,這副傷痕累累的手腕還能托起多少未竟的夢想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