訓練館燈光灼熱,杰拉米-格蘭特用球衣抹去下巴汗珠,指尖無意識摩挲著拓荒者隊徽。“那些猜測太夸張了——”他喉結滾動著輕笑,“我沒事的,伙計。”這位年薪3200萬美元的鋒線首次直面自媒體日發酵的替補角色爭議,聲音里聽不出波瀾。
主教練比盧普斯抱臂倚著計分臺,制服組耳語時他忽然抬高聲量:“杰拉米早用行動證明價值!今早他加練50個底角三分,命中率逼近七成。”戰術板邊緣被他按出淺印,仿佛要壓住外界雜音。
格蘭特突然在采訪中模仿起球迷驚呼:“什么?三千萬先生打替補?”哄笑過后他正色道:“去年我場均跑動4.2公里創造生涯新高,Opta數據證實在防守壓迫下仍保持46%投籃效率——角色轉換能難倒誰?”
NBA官方統計顯示其真實正負值位列小前鋒前15,但轉型第六人將面臨23%球權下降。資深球探在電話里反問:“當打之年接受薪資與角色錯位,聯盟還剩幾個這樣的傻子?”
波特蘭酒吧里的老球迷攥緊啤酒杯:“他微笑時眼角紋路變深了,這孩子在硬撐?”《體育畫報》專家卻撰文盛贊:“格蘭特讓更衣室空調都變清新,這份從容價值千萬。”
筆者看見他離場時順手扶起摔倒的球童,忽然覺得年薪數字在人格重量前輕如塵埃——職業體育的銅墻鐵壁,終將被如此體溫融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