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泰州隊點球大戰捧起首屆蘇超獎杯時,全省球迷都在熱議“人均50萬獎金”的傳說——直到體育局工作人員笑著搖頭:“假的,這錢夠買一整個賽季的球衣吧?”官方確認冠軍獎勵僅為獎杯、金牌及團隊獎金,那場網絡狂歡瞬間化作泡影。
教練在發布會上聳肩攤手:“要是真有這筆錢,我早帶隊去海島集訓了!”他擦拭著冠軍獎杯上并不存在的灰塵,眼角紋路擠出一絲無奈。
決賽夜獨中兩元的王磊咧著嘴調侃:“聽說50萬傳聞時我正系鞋帶,差點把鞋帶扯斷。”Opta數據顯示這位前鋒全場跑動12.5公里,射正率卻只有28%,難怪他嘟囔:“要是射門準頭能像謠言傳播速度該多好。”
專業機構報告揭示蘇超球員場均跑動不足萬米,而球迷論壇早已炸鍋。“我連獎金怎么花都想好了”,南通球迷李先生在酒吧比劃著,“現在只能繼續喝啤酒解愁”。體育評論員張指導在直播間拍桌:“這種謠言比點球大戰還刺激心臟!”
筆者倒是好奇,當奪冠喜悅撞上獎金鬧劇,球員們擦拭獎牌時顫抖的指尖,究竟是因為激動還是哭笑不得?或許足球世界的魔幻現實,從來都比比分更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