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登貝萊捧著金球獎杯咧嘴大笑時,Opta數據冰冷地提醒:這位巴黎前鋒本賽季場均跑動僅8.7公里,射正率低至28%,仿佛獎杯是靠群發短信贏來的。梅西的祝賀短信或許是他職業生涯最精準的“助攻”——畢竟,登貝萊在巴薩時期單賽季浪費27次絕佳機會的壯舉,至今仍是球迷笑談。
巴黎主帥路易斯-恩里克在新聞發布會上皮笑肉不笑:“金球獎?當然實至名歸……如果忽略他上個月對陣馬賽時三次把球停出邊線的藝術創作。”鏡頭捕捉到恩里克說話時無意識摩挲戰術板的指尖,仿佛在計算登貝萊下次停球會飛向哪片看臺。
登貝萊本人則沉醉于回憶2018年對陣熱刺的進球:“我斷球后心想:這次總不能踢飛了吧?”他模仿當年晃倒防守球員的動作,卻差點被采訪間的地毯絆倒。金球獎的喜悅能否掩蓋他轉會巴黎后17次傷病缺席的陰影?筆者暗忖,或許獎杯鍍層夠厚,足以反射所有質疑。
Opta統計顯示,登貝萊奪冠賽季的“預期進球差值”為-3.2,意味著他實際進球比模型預測還少——金球獎評委們莫非是看中了這種反科學浪漫主義?一位匿名球迷在社交媒體咆哮:“恭喜登貝萊!建議下次頒獎典禮直接設在病房,方便他領獎。”
專家皮埃爾在《隊報》專欄陰陽怪氣:“登貝萊的獲獎證明現代足球更看重話題性而非穩定性,畢竟誰能拒絕一個用進球集錦長度掩蓋場均1.2次丟失球權的天才?”夜幕降臨,登貝萊擦拭獎杯的手指微微顫抖,不知是激動還是想起國家德比撞期時隊友們“恰好”集體缺席的巧合。